【張烽益】建構台灣本土社會研究的彗星──《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台灣研究》讀後感 by 張烽益2024-03-142024-03-15 筆者剛剛閱讀完政大社會研究所鄭力軒教授,在去年底出版的新書《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台灣研究》之後,解開我心中很多疑惑,讓我對於社會學,甚至人類學、民俗學在台灣的發展脈絡有了更清晰的圖像。 筆者認為這本書其實作者藉由陳紹馨這位橫跨日本、國府接收、美援這三個時期的社會學家的學術發展脈絡,進行了台灣社會學的社會學分析,他坎坷的學術生命,也正反映了台灣社會學發展的崎嶇與斷裂。
【何澄輝】從困龍索到困龍網 —— AUKUS印太和平關鍵發展 by 何澄輝2024-03-132024-03-15 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協議(AUKUS)近期又有新的發展。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美國多位官員的透露,美國政府正與英國及澳洲政府針對 AUKUS 國家與日本的合作進行討論。如果這一消息屬實,則這將是該三方安全伙伴協議一大突破性進展。過去,AUKUS 被視為是既有的五眼聯盟的印太地區加強版,突破過去彼此集中在情報分享的這一侷限領域,而進一步涉入有關安全態勢的積極規劃與建設。
【呂昱】「白色恐怖記憶日」 急迫且必須的文化運動 by 呂昱2024-03-132024-03-15 眾多發起人期許「白色恐怖記憶日」( 非假日 ) 的設置,能深化歷史意識,讓世世代代認識白色恐怖的錯誤與不正義,讓悲劇不再重演;白色恐怖受難者蔡寬裕、呂昱和陳列分別致詞,其中呂昱大聲疾呼,面對歷史記憶的消失、藝術轉譯的庸俗化,白色恐怖記憶日作為台灣文化運動的起始,是急迫且必須要的。
【斯坦】獨裁政權「毒」你千遍不厭倦 by 斯坦-波蘭ê台灣囡仔2024-03-132024-03-13 1957 年德國法蘭克福,有一個中年男子早上到了一間很忙碌的咖啡廳。雖然餐廳很陌生,但是歐洲咖啡廳的味道卻很熟悉,他點了一杯黑咖啡,服務人員態度很好,雖然他講德文的時候有一點口音,但大致上聽得懂他要什麼。男子看著外面繁忙的法蘭克福街道,邊喝了他的第一口咖啡。喝完咖啡之後他喘不過氣,想尖叫也叫不出來,過了幾秒就直接倒在地上了。咖啡廳的人馬上叫了救護車⋯⋯。
【殷惠敏】那片流著奶與蜜的土地,為何充滿血腥? by 殷 惠敏2024-03-062024-03-07 今年 1 月 27 日是猶太人遭到納粹「大屠殺」(holocaust)的紀念日,可是紀念氣氛卻很黯淡。BBC 記者訪問一位當年的浩劫倖存者,他神情黯然地說,猶太人過去在歷史上遭遇過許多困難橫逆,最終也都能挺過去。為什麽他要這樣說呢?這一回,能挺得過去嗎?國際氛圍對以色列顯然非常不利。
【斯坦】五十年不變全是假 香港被《安排》走向一國一制 by 斯坦-波蘭ê台灣囡仔2024-02-292024-02-29 就在今(2024)年 1 月底,農曆春節前夕,中國最高法院與香港律政司簽署了《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協議,簽署當天就在中國與香港同時生效。
【金恒煒】2024大選所反映的台灣政治現實 by 金恒煒2024-01-302024-01-30 台灣是超級總統制,總統的重要性遠非國會所能及,拿到總統位置才是贏家;這同時反映在各國祝賀以及媒體的報導上,賀電或親訪的對象是賴清德,是總統賴清德、不是黨主席賴清德,國、民兩黨的黨主席皆不與焉。全球媒體大陣仗派出史無前例的記者群報導台灣選舉,其實端看賴清德會不會選上?後效是中國因此會有如何反應?
【江蓋世】數念(Siàu-Liām)蔡文旭 by 江 蓋世2024-01-242024-01-24 今仔日,咱 tī 遮數念,少年仔蔡文旭,咱數念伊,喊出台灣第一聲,伊 ê「勇敢在膽」;咱數念伊,布條全島 iāⁿ-iāⁿ 飛,伊 ê「藝術才情」;咱數念伊,兄弟相伨開大會,伊 ê「情義相伨」。Kám-siā!
【斯坦】監督親中立法院 by 斯坦-波蘭ê台灣囡仔2024-01-242024-01-24 根據最新公佈數據,2023 年台灣對中國出口佔比降低到 35% ,是 21 年來最低的一次。另一方面,台灣與歐美國家同步,對中國市場「去風險化」或是「脫鉤」,卻也維持著一定的經濟成長率,並沒有因為與中國貿易佔比減少,而影響到經濟成長。
【宋承恩】戰爭陰影下的一抹微笑 —— 馬英九路線全面復辟 by 宋承恩2024-01-112024-01-11 馬英九不演了。每到大選,馬英九總是特別忙碌。在總統任期的尾聲,他完成了會見習近平的「歷史任務」,興奮之情溢於言表。2016 年大選期間,他不厭其煩,叨叨念念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結下日後八年中國以此為由,拒絕與蔡政府往來的掛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