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立院:中國軍演試圖孤立 台灣人多關注法案爭議 by 李 翊慈2024-05-252024-05-26 週五(24 日),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持續強力通過支持的法案,並擴大立法權對行政權的影響力,不論是立院內部的爭議、外圍民眾的抗議,都引起國際媒體的注目。
中國圍台軍演之外 更需注意步步進逼的灰色地帶侵擾 by 蔡侯塞2024-05-252024-05-26 台灣在 5 月 20 日舉行賴清德總統的就職典禮,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呼籲中國停止威脅台灣。除了就職以外,包含藍白國會濫權引發 5 月 17 日和 5 月 21 日,民眾與公民團體自發集結在立法院外。接著,中國解放軍 23 日上午即宣布,在台灣及金馬周邊進行兩天的「聯合利劍-2024A」演習,區域包含在台灣的北部、南部、東部等 5 大紅區,包圍了台灣。
國會改革法案持續闖關 民團憂:未來立委恐有「超級質詢權」 by 文 及均2024-05-242024-05-24 立法院今(24)日持續審議國會改革法案,為抗議藍白黨團未逐條審議法案,即以人數優勢強過二讀。對此,經濟民主連合副秘書長許冠澤指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 25 條立委對官員的質詢權,經此次修正以後,竟然成為「超級質詢權」,可要求公部門所保存之人民、企業或團體資料,否則將受懲戒與罰款,未來恐將造成立委濫權圖謀私利,傷害個人、民間企業與團體權益。
回應中國環台軍演? 美宣布 2024 環太軍演6月登場 by 文 及均2024-05-242024-05-24 中國解放軍宣布,23 日至今(24)日對台展開「聯合利劍-2024 A演習」,在本、離島地區劃設八處軍演區,並在演習開始後不久後,其海空軍就抵近台灣 24 海浬線,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靠近台灣最近的地方。對此,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22 日宣布,2024 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24)預定 6 月 26 日在夏威夷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登場,將有 26 個國家參與,回應中國針對台海情勢的挑釁行為。
中國 2024 圍島軍演:懲戒「台獨」勢力 沈伯洋:中國干涉台灣內政 by 李 翊慈2024-05-232024-05-24 今(23 日),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大校李熹表示,解放軍於清晨 7 時 45 分起至 24 日,在台灣周邊海域展開聯合「聯合利劍-2024A」軍演。根據央視新聞報導,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有力懲戒」,以及對外部勢力干涉挑釁的嚴重警告。
藍白強推擴權法案 近 3 萬人場外怒吼包圍立院 各地聲援遍地開花 by Jim Chen2024-05-222024-05-23 藍白昨日持續強推國會擴權法案,多個民間團體號召民眾在立法院外集結,現場喊出「沒討論非民主、包圍立院」等口號。繼 17 日嚴重衝突,立法院場外、聯合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在台灣各地更有其他民眾自發舉起布條抗議,臺師大學生會也發起連署。
鄭捷案今滿十週年 中捷也傳隨機砍人事件釀三傷 by 林奕辰2024-05-212024-05-21 在今(21)日鄭捷隨機殺人事件滿十週年之際,台中捷運於上午 11 時左右傳出隨機砍人事件,一名男子在綠線列車上持刀攻擊乘客,共導致 3 人受傷。警方表示,涉案人為高雄人,疑似有「精神疾病」病史,且特意北上至台中犯案,目前尙未釐清確切犯案動機。
小黨集結!抗議藍白違反程序正義 國會擴權「毀憲亂政」 by 林奕辰2024-05-212024-05-21 繼 17 日嚴重衝突後,立法院今(21)日繼續審查國會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上午多個小黨與公民團體於立院外集結,強力要求退回國會三法,並強調一昧舉手表決或逕付二讀,而沒有在委員會實質討論,是開民主倒車、沒收民主。此舉完全破壞了以委員會審議為核心的委員會中心主義,與黃國昌長年來倡導的國會改革理念背道而馳。
賴清德就職唱國歌 台灣基進王興煥 拒絕起立手舉台獨旗 by 李晏蓉2024-05-202024-05-25 今(20)日上午為第 16 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而在前後任總統交接儀式上,前總統蔡英文領唱中華民國國歌時,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拒絕起立,更舉起台灣獨立旗幟,表達其拒絕認同中華民國的態度。 王興煥表示,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國家就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總統就是台灣總統,不再被中華民國的象徵覆蓋。
「519白色恐怖紀念日」登場 陳建仁卸任前感性喊話:盼接任者繼續努力 by 文 及均2024-05-192024-05-22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 520 即將就任,為持續深化轉型正義工程,國家人權館景美紀念園區今舉辦白色恐怖紀念活動,同時舉辦民主自由市集,以期讓更多人認識轉型正義的重要性。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很感謝所有提出建議的前輩,讓蔡總統理解後,行政院馬上今年通過,也感謝內政部和文化部,討論後馬上通過紀念日,「沒有過去的記憶,就沒有具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