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

【蕭良嶼】刺殺一名日本學童之後

最後的問題是,大家還記得 2022 年參與「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中國外省移民周文偉闖入加州爾灣長老教會開槍屠殺台裔移民,造成鄭達志醫師喪命嗎?這個也是半失業的周文偉寫下了落落長的「滅獨天使日記」並且寄給媒體,真心認為主張台獨的台灣人就是該殺,請問這又與跑去日僑學校門口殺小孩的中國失業男有什麼不同? Read More

4 months ago

印度起飛?莫迪訪美簽署科技、太空、國防多項協議 美印聯手戰略布局

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 6 月 22 日在白宮會面,主要議題著重在對抗中國崛起的商業與國防協議。兩人在一個多小時不公開的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東海與南中國海的情勢緊張,同時警告破壞穩定的行為。還強調國際法與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兩國也宣佈了關於半導體、關鍵礦產、技術、太空合作以及國防合作與銷售的協議。 Read More

2 years ago

對抗中國經濟脅迫成員國 歐盟將公布「反經濟霸凌」策略藍圖

今年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訪問中國之前曾提及,歐盟要建立反經濟脅迫的工具。這一政策的最初構想出現於2018年,當時美國總統川普以國家安全為由,向歐盟徵收鋼鐵關稅,促使歐盟思考如何強化自身貿易防禦能力,但讓歐盟確定將這構想付諸實現的是中國,中國不滿立陶宛與台灣往來,禁止進口立陶宛商品,歐盟卻無力保護成員國不受經濟霸凌。 Read More

2 years ago

英外長定調對中政策:所有重大議題都牽涉中國 放棄中國就是放棄解決人類最大的問題

歐陸國家相繼訪問中國,相比之下,英美兩國對中態度強硬得多,但兩者也有差別,英國的態度比美國精巧。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發表演說,要求中國解釋何以在和平時期進行如此大規模軍事集結,此外並強調,儘管中國迫害維吾爾人令英國「反感」,英國還是必須跟中國保持接觸,因為所有重大議題都牽涉中國,放棄中國就是放棄解決人類最大的問題。 Read More

2 years ago

管制深紫外光曝光機DUV出口 荷蘭總理​:這世紀不會是中國的世紀    ​

1 月荷蘭與美日兩國達成政治協議,要切斷對中國的晶片供應,3 月 8 日荷蘭政府果然兌現承諾,宣布將就荷蘭深紫外光曝光機​技術​(DUV)實施出口管制。荷蘭是歐陸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也是最堅持自由貿易的國家之一,但中國的威脅改變了荷蘭。二月下旬荷蘭總理呂特在《NRC 商報》的文章中指出:「我看這個世紀不會是中國的世紀。」 Read More

2 years ago

俄烏戰爭陰霾下的北約-印太:歐洲顧好歐陸 美國可專心亞洲局勢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近日在訪日韓期間強調,北約與印太地區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並表示歐洲不能忽視東亞發生的事情,因為全球安全是相互關聯的。《外交家》作家Rupert Schulenburg認為,近年來歐洲國家雖然一直在努力轉向印太對抗中國的崛起。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歐洲在北約體系中的安全優先事項該是顧好歐洲,讓美國可以專心應付亞洲局勢。 Read More

2 years ago

中國持續擁抱俄羅斯 歐盟​轉向牽手日本印度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國反而強化與俄羅斯的盟友關係,引起西方國家高度警覺。美國總統拜登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都表示,中國若協助俄羅斯規避經濟制裁,甚或提供俄羅斯武器,都必須承擔「後果」及「聲譽風險」。上週德國總理蕭茲則在訪問日本時明確表示,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將強化與印太地區各國的關係,排除中國意味甚濃。 Read More

3 years ago

俄烏戰爭重大效應:德國外交國防正常化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數日以來,戰局跌破許多家觀察家眼鏡,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場戰爭促成德國外交立場的大轉變。週一(2 月 28 日)路透社有一篇分析文章指出,長久以來,西方盟國致力於讓德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依舊無法讓德國擺脫二戰罪疚,但這局面在俄烏戰爭第四日有了改變。 Read More

3 years ago

尼克森訪問中國50週年:打開了潘朵拉盒子?

1972年2月21日,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搭乘空軍一號飛抵北京,他走下舖著紅地毯的階梯跟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握手。接下來尼克森還跟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會面,成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位訪中的美國總統。1972年之前的20多年兩國處於敵對且幾乎沒有接觸,然而,1972年之後的50年美中再度處於衝突狀態,美國2022年因中國打壓人權而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Read More

3 years ago

德國的印太戰略從鞏固德國越南關係開始?

2022年1月6日,德國巡防艦巴伐利亞號(Bayern)進入越南胡志明市港口,在越南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這是自1975年兩國建交以來,德國軍艦首次停靠越南。而越南則是巴伐利亞號進行印太部署的10個停靠點之一。 Read More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