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媒《共同社》4 月 2 日報導,多個相關消息來源透露,日本海上自衛隊以及菲律賓、美國、澳洲的海軍計劃於 4 月 7 日在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北外海的南中國海上,展開首次四邊的正式海上演習,訓練內容包含海軍艦艇與飛機的反潛作戰。 Read More
美國將在 4 月與日本、菲律賓舉行三邊領袖峰會。這被視為是美日韓三邊安保合作的延伸,在印太地區進一步構築圍堵中國的戰略。 Read More
根據《讀賣新聞》1 月 28 日的報導,中國已在台灣周邊四個方位常態部署了 4 艘軍艦。這被認為是中國以這 4 艘軍艦在平時對台灣施加軍事壓力,而在發生台海危機時,還可以與中國在東中國海空域片面劃設的「防空識別區」(ADIZ)附近常駐的軍艦進行協同作戰,阻止美軍等援軍的接近。 Read More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康奈爾大學政治學教授白潔曦、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柯慶生日前共同投書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分析在美國在台海議題上對中國之「嚇阻」策略。 文章強調,為避免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中、台三方除「威脅」外,更應提供彼此更有效的「保證」。 Read More
就在澳洲和菲律賓 11 月 25 日 開始在南中國海進行聯合海空巡邏,加強戰略合作,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強勢作風。也顯示菲律賓在印太地區戰略越來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澳菲舉行聯合巡邏的幾天前,澳洲也跟美國舉行過類似的演習。 Read More
台灣安保協會研究員陳冠憲指出,政府面對兩岸議題,多將「台灣」與「中華民國」相繫。而這樣為求取最大公約數的戰略性模糊,成效卻不如理想,非但沒有促成「台灣」認同的成長,反倒使民眾滯於「中華民國台灣」,甚至退回「中華民國」認同,在統獨議題中更是往「維持現狀」靠攏。保守的選項只會鼓勵保守的心態,這樣的取徑值得重新思考。 Read More
日本、美國和菲律賓在本(6)月 16 日成立了一個由政府高階官員組成的新協商架構,並在東京舉行了首次會議。考慮到在東、南中國海試圖片面改變現狀的中國,日美菲一致認為,為了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需要共同加強應對能力。他們也確認了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Read More
中國海軍艦隊在 G7 廣島峰會籌備期間,花了近兩週環繞了日本列島。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報導中,將中國艦隊的航行與日方多次表達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等「挑釁性」言論相連結。是中國誇耀其軍事實力對日本發出的強烈訊息。專家指出,中國希望透過展示武力以阻止日本與美國等國家的安全合作,但目前局勢可能會導致反效果。 Read More
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 2023 年 4 月 5 日,在加州錫米谷(Simi Valley)雷根總統圖書館(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完成不公開的雙邊領袖會議。會後召開聯合記者會,據各國媒體事後報導,可見民主世界共同聚焦如何應對中國迅速擴張的威脅。《衛報》報導,蔡英文此行正向台灣示範,提醒人民需正視並面對中共威脅,除了希望能進一步支持她的政策外,也讓台灣人民在中共威脅下不放棄希望。 Read More
位於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台灣已成為中國加強軍事活動的重點區域,因此日本、美國、菲律賓擔心台灣周邊區域的危機可能會升級成戰爭。對此,日美菲三國正在準備就安全問題建立正式的高層級部長級會談架構。 Read More